為豐富本院文宣素材,並增進同仁互動,本院秘書室舉辦「2021微觀國衛院攝影比賽」,藉由比賽活動,捕捉並記錄本院科技與人文樣貌。
感謝本院同仁共襄盛舉,本次活動有81位同仁參加,共計166件作品參賽,每件作品為單張平面攝影照片。今年亦邀請攝影專家眭正國老師與張宏君老師擔任評審,選出22件獲獎作品,第一名1件、第二名2件、第三名3件,佳作6件,入選10件。評選原則如下:
- 視覺美感(40%):展現創作者之美感;
- 情境創意(40%):以獨特方式呈現本院的多樣風情;
- 圖說表達(10%):主題與說明應與作品影像相契合;
- 攝影技巧(10%):拍攝構圖、顏色調和與畫面簡潔程度等。
以下為本次微觀國衛院攝影比賽獲獎作品資訊:
第一名
秋
作者:張晏甄 /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
創作理念與意涵:
一抹嫣紅映藍天,心情也因著映入眼簾的美景而愉悅明亮
攝影日期與地點:2021/2/7 落羽松林
影像取得設備:手機Samsung S10
條件及後製方式:Snapseed調色
第二名
自由
作者:蕭辰書 /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
創作理念與意涵:
一隻黃頭鷺在草地上展翅低空飛向遠處
攝影日期與地點:2021/6/29 圖書館後方草地
影像取得設備:Canon EOS 750D
條件及後製方式:傍晚拍攝,以Lightroom後製
第二名
短暫幸福的時光
作者:李瑞萍 /生醫工程與奈米醫學研究所
創作理念與意涵:
從小從國衛院幼兒園長大,但因為疫情打亂了畢業與大家歡樂的時光,從國小陌生環境回到國衛院是多麼熟悉的感覺~ 這些魚魚們也很想我吧^^
攝影日期與地點:2020/10/21 圖資大樓B1
影像取得設備: iPhone 6s
條件及後製方式:無後製
第三名
守護
作者:周文海 /神經及精神醫學研究中心
創作理念與意涵:
五色鳥(Taiwan barbet)是台灣特有的鳥種,因身著五色彩衣而得名。每年3至8月牠們會回來國衛院築巢產卵。公母鳥輪流孵蛋,一起守護,這是牠們交班的畫面
攝影日期與地點:2021/6/26有眷宿舍旁一棵苦楝樹上
影像取得設備:Nikon Z5 + NIKKOR 500 mm
條件及後製方式:1/2000s – f/5.6、Nikon NX Studio及Photoshop後製
墨·魚
作者:孟子翔 /生技與藥物研究所
創作理念與意涵:
鯉魚身上的花紋與水面波光相映成趣,如一幅自然的水墨畫
攝影日期與地點:2021/8/8 圖書館下方魚池
影像取得設備:Canon 700D + EF 50 mm STM鏡頭
條件及後製方式:f/5、1/80s、ISO 100,Lightroom後製
微觀國衛院 聚焦醫藥衛
作者:何書賢 /秘書室
創作理念與意涵:
本院設立宗旨以提升我國醫藥衛生研究,增進國人健康福祉為目的
攝影日期與地點:2021/8/9 秘書室辦公室
影像取得設備:SONY DSC-WX500數位相機
條件及後製方式:無後製
佳作
寶貝~這是杜鵑花
作者:楊雅伃 /癌症研究所
創作理念與意涵:
院區的杜鵑開得正美,邀請好友帶寶寶來賞花,為母女與杜鵑花,以及片刻輕鬆的散步,留下一幀彩色的回憶
攝影日期與地點:2021/3/11 三號門旁
影像取得設備:iPhone 11
條件及後製方式:無後製
我來了
作者:林金雀 /採購中心
創作理念與意涵:
魚池的魚很親人,其實是貪吃,呵呵!
攝影地點:魚池
影像取得設備:Sony手機
條件及後製方式:無
光影
作者:陳祐娸 /學術發展處
創作理念與意涵:
在樹影中穿梭的夕陽餘暉,在樹林中形成強烈的光影
攝影日期與地點:2021/8/9 國衛院步道
影像取得設備:iPhone 12 mini
條件及後製方式:無後製
生命的力量
作者:林承泰 /資訊中心
創作理念與意涵:
生命的循環乃生生不息的力量
攝影日期與地點:2020/11/17於國衛院庭院
影像取得設備:NIKON D7100 數位相機
條件及後製方式:顏色對比
澄黃深秋
作者:楊靜雲 /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
創作理念與意涵:
時序進入深秋,一號門旁的落羽松開始換上新裝,大自然的畫布,隨著季節更迭轉換色澤,別人口中的秘境,幸運的是我們工作的日常
攝影日期與地點:2020/11/29 一號門旁落羽松林
影像取得設備:HTC u11
條件及後製方式:無
楓蝶
作者:王詩芸 /生技與藥物研究所
創作理念與意涵:
泛黃的楓林悄悄抹上了秋意,秋風來襲,楓枝上的蝶翩翩起舞,顫翅後又緩緩落下,原以為是貪玩的黃蝶眷戀著夏的活力不願離去,走入那蜿蜒的石道才知地上滿是離枝的黃楓,此時的我 是蝶 是楓 已分不清,再看看那楓枝後蔚藍的天,原來秋也可以這麼鮮明
攝影日期與地點:2020/11/16 落雨松
影像取得設備:iPhone XR
條件及後製方式:水平校正裁切、無後製
入選
文/圖:秘書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