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CH型鋅指蛋白質ZFP36L1在先天性免疫力抗病毒的作用

近幾年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顯示,細胞內基因表達的調控機制如RNA修飾(processing)、降解(degradation)與RNA 轉譯阻遏(translational repression)等作用,可以在抵禦病毒入侵的第一道防禦機制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人類ZFP36 family(或稱TIS11 family)屬於CCCH(Cys3His)鋅指蛋白質(tandem zinc finger protein)的蛋白質家族成員之一,包含ZFP36(又名TTP、TIS11或NUP475)、ZFP36L1(又名BRF-1、TIS11B或ERF-1)與ZFP36L2(又名BRF-2、TIS11D或ERF-2)3個家族成員,為細胞內RNA結合蛋白質(RNA-binding protein)一屬;

更多內容

抑制CHK2活性壓制歐力普抗藥性大腸癌生長

歐力普(Oxaliplatin, OXA)為針對晚期轉移性大腸癌的第一線治療用藥,其作用機制主要是透過與DNA交互作用產生DNA雙股螺旋的股間交叉鏈結(interstrand cross-linking),阻礙DNA複製的進行並導致致命的雙股DNA斷裂(double strand break),進而誘發細胞死亡。然而,大腸癌患者在經過歐力普治療後往往仍會產生抗藥性,再加上其嚴重副作用,使得發展新的大腸癌治療策略仍然迫切。

更多內容

建立可信賴AI檢核工具

近年來電腦科學的快速進展使得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簡稱AI)在各領域的應用蓬勃發展。就醫療領域而言,AI可用於優化醫院管理,調配醫護人力,協助疫病管控,判讀醫療影像,搜尋醫療文獻,輔助醫療診斷等,目前對醫療現場不但已產生影響,在可見的未來亦可預期其衝擊將會持續擴大並加深。然而AI並非全無缺點。AI經常是以「預測模型」或「判斷模型」的形式行使其功能,而其預測或判斷的能力是來自於對「訓練資料」的學習;例如:若希望AI模型學會判別一張醫療影像上是否顯示出腫瘤組織的存在,必須給予該模型大量經過醫師標註的影像資料―即由醫師標示出影像中何處有腫瘤,或是該影像中完全沒有腫瘤―以供模型學習。

更多內容

利用孟德爾隨機化排除干擾,探討飲食習慣與憂鬱症風險的因果關係

憂鬱症對全球人類的健康與社會影響甚鉅,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憂鬱症所造成的失能(disability)在所有疾病中排名首位,其所造成的社會經濟負擔排名第二,僅次於心血管疾病。除了不斷精進憂鬱症的診斷與治療,如何預防疾病的發生也是相關研究人員與精神衛生專家最重視的課題。近年來,有許多研究在探討飲食和憂鬱症的關係,包括日常的飲食習慣或是營養攝取與補充是否會增加或減少罹患憂鬱症的風險…

更多內容

藥物化學加值創新研發中心―利用液相層析質譜儀加速藥物研發效率

在新藥研發的領域中,雖然大分子藥物逐年成長,但小分子藥物的開發與需求目前仍然是新藥市場的主軸;其中,抗體藥物複合體(ADC)、小分子藥物複合體(SMDC)與蛋白降解靶向嵌合體(PROTACs),則是近年來生技製藥發展的趨勢與目標。開發小分子新藥或複合體連接子(linker)都需要大量投入藥物化學技術與人才,藥物化學合成團隊的專業程度以及與其他新藥開發技術平台的配合度皆直接影響新藥研發的推展時程。

更多內容

環境多重化學毒物暴露的交互作用對管制標準每日耐受量TDI的可能影響─以三聚氰胺與塑化劑的共暴露為例

隨著科技進步,新興化學物質充斥於日常生活環境中,雖然為生活帶來許多便利,卻也隱藏著許多潛在的健康風險;許多在環境中的化學物質暴露劑量,往往因依據初步的動物實驗與毒理分析結果推估至人類,並認為在低量環境暴露下是安全的,而容易被大家忽視。然而,暴露與健康相關效應是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累積暴露,並經由環境流行病學的研究驗證後,才會慢慢地浮出受到新聞媒體與社會大眾的關注與重視。

更多內容

孕婦產前常攝食富含抗氧化劑食物 新生兒過敏之風險較低

氧化壓力已證實是過敏及氣喘發病機轉的一環,而抗氧化劑則會抑制免疫球蛋白E(IgE)的產生而改善氣喘的症狀。除此之外,人類的過敏被認為在子宮內時期就已開始;因此,過敏者早在胎兒時期,隨著子宮內的環璄暴露與胎兒自身的遺傳變異,有可能會產生二者的交互作用。而由此產生的一些先天與後天免疫反應,在新生兒出生時就已經存在,並在日後繼續發展成各種過敏疾病。

更多內容

抑制5磷酸核糖異構酶A 誘導ROS活化肺癌中的自噬、細胞凋亡和細胞衰老

五磷酸核糖異構酶A(ribose-5-phosphate isomerase A, RPIA)是非氧化五碳糖磷酸途徑(pentose phosphate pathway)中的關鍵酶,不正常的五碳糖磷酸途徑過度活化與癌症生成有關。本院分子與基因醫學研究所喻秋華研究員與國立清華大學生命科學院生物科技研究所汪宏達教授團隊長期合作,探討RPIA在肝癌和大腸直腸癌中扮演的角色發現,RPIA在人類的肝癌、大腸直腸癌及肺癌的檢體中,相對於正常組織都有過量的表現量,並已共同發表RPIA調節肝癌和大腸直腸癌的腫瘤發生的機轉。然而,RPIA在肺癌中的作用仍不清楚;因此,研究團隊進一步探討抑制RPIA在肺癌中的作用及其潛在機制。

更多內容

末期腎臟病在台灣的現況

慢性腎臟病在台灣具有發生率高、盛行率高且醫療花費高之特性,為影響國人健康之重要疾病,而監測慢性腎臟病的流行病學趨勢,乃是增進慢性腎臟病照護品質不可或缺的工作。為瞭解國內慢性腎臟病與透析之概況與其特質,2014年起,由本院、台灣腎臟醫學會與中央健康保險署三方共同合作,以全民健保資料建置整合性資料庫,並藉由資料處理與分析,持續出版《台灣腎病年報》呈現台灣慢性腎臟病的現況,以及我們所面臨的挑戰。這不僅可協助台灣腎臟醫學會達成提升腎臟病照護品質的目標之外,也可作為醫療院所及政府單位實施相關政策的實證成果或是參考依據,以期在合適資源下,達成疾病防治與醫療品質提升之目標。

更多內容

DAO基因型會影響美沙冬劑量

成癮是需要治療的疾病,海洛因成癮者可以選擇接受美沙冬維持治療(MMT)緩解停用成癮藥物時嚴重的戒斷症狀。停用成癮藥物後,戒斷症狀包括:腸胃不適、顫抖、打哈欠和起雞皮疙瘩等。美沙冬是一種合成的鴉片類藥物,主要與鴉片受體(OPRM1)結合,以產生止痛、鎮咳等作用,對於嚴重的戒斷症狀也能獲得改善。然而,美沙冬的作用不僅僅與鴉片受體的結合反應,美沙冬同時也是甲基天門冬酸(N-methyl-D-aspartate, NMDA)的拮抗劑,共同影響與減輕停用海洛因後的戒斷症狀,只是NMDA受體在美沙冬劑量調節的機制目前仍不清楚。

更多內容

合併使用NP106與TML-6以治療阿茲海默症之新穎聯合療法

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 AD)是最常見的一種失智症。全球估計超過三千萬人罹患這類的神經退化性疾病。由於AD病程可以長達近十年之久,相關的醫療照護所衍生的龐大社會與經濟負擔,已成為超高齡化的國家急須克服的難題。目前在臨床上,除了一些可以暫時性減輕症狀的藥物之外,尚未有任何有效的治療藥物;即便美國藥廠百健的生物藥Aduhelm剛通過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的核可上市,其實際的療效仍備受爭議。因此,研發有效治療AD的藥物與控制疾病的方法,才能達到健康老化的目標。

更多內容

建立慢性病風險評估模型預測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精準預防健康服務(Precise Preventive Health Services)是以預防為導向,藉由篩檢危險因子預測疾病風險,並在生命週期中整合各式健康促進方式,落實慢性病個人化管理及照護。心血管疾病(CVD)已名列全世界死亡和殘疾的主因,雖然世界衛生組織知道其嚴重性,但仍認為大多數心血管疾病是可以預防的。而且,袖珍指南(pocket guide)可用來篩選出高危險族群,並提供相關指引以預防心臟病或中風的發生。

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