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濫用的隱藏受害者—藥癮者子女
Hidden victims of drug abuse—children with drugs-involved parents

母親懷孕期使用毒品不僅傷害胎兒的健康,本院近期的研究指出,相關的傷害及影響可能延及至出生後的成長;包括入學前的死亡增加、不良懷孕結果(如早產),和周歲前的健兒門診使用偏低。藥癮者的子女,是一群隱藏的無辜受害者—這族群在我們的社區正逐漸增加。 本院神經及精神醫學研究中心陳娟瑜合聘研究員研究團隊發現,父母一方如果是鴉片類藥物(例如海洛因)成癮者,子女6歲以前的死亡率比一般族群高出2.3倍;非自然死因(如意外傷害、死因不明等)則為4.2倍。其中,母親的影響尤其大。如果母親是鴉片類藥物成癮者,子女死亡率為一般族群的3.9倍,高於父親為鴉片類藥物成癮者的子女死亡率為1.7倍。研究成果刊登於今年2月藥物依…

更多內容

發現癌細胞代謝調控可抑制乳癌轉移—治療三陰性乳癌新策略
Transketolase regulates the metabolic switch to control breast cancer cell metastasis via the α-ketoglutarate signaling pathway

依據衛生福利部2017年國人死因統計,乳癌持續蟬聯國內婦女癌症發生率第1位。本院分子與基因醫學研究所名譽研究員暨中國醫藥大學副校長王陸海院士及中國醫藥大學曾建偉博士研究團隊與台大醫院乳房醫學中心張金堅教授及郭文宏醫師合作,在科技部與本院長期共同支持下,發現癌細胞生長相關因子「轉酮醇酶(transketolase, TKT)」調控葡萄糖糖解代謝與有氧呼吸代謝的動態平衡,會影響三陰性乳癌細胞生長與轉移能力,此突破性發現為乳癌治療,特別是目前最難治療的三陰性乳癌(TNBC),提供了新策略方向。研究成果刊登於今年6月腫瘤學領域的權威期刊《癌症研究(Cancer Research)》。 新陳代謝變異是促…

更多內容

本院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生物製劑廠發展及重點成果
Achievements of NHRI’s Bioproduction Plant

本院於2004年獲經建會核准興建以研發為主、製造為輔之GMP生物製劑廠(以下簡稱本廠),自2008年完成建廠後,已構建完整的製程開發平台、品質系統及完成廠房認證,擁有國內疫苗研發最完整的設施。包括病毒性及細菌性疫苗生產線、下游製程純化室、自動裝瓶室、中央服務區、倉儲區及完備的品管檢驗實驗室,足以開發包含哺乳類細胞及微生物為產製的疫苗或生物藥;亦依法規設有完全獨立的卡介苗生產場域,並配置獨立棟動物房可執行含生物安全第三等級及以下之動物試驗。本廠配合國內防疫政策需求,建立人用疫苗開發及生產之製程技術平台,嚴格遵循PIC/S GMP法規運作,具有完備之技術與管理團隊,並能開發新技術以符合國際趨勢;同…

更多內容

LDOC1調控肺癌進程之機制
LDOC1 targets phospho-Jak2 for degradation through interacting with LNX1 and regulates aggressiveness of lung cancer in an IL-6/Jak2/STAT3-dependent manner

本院癌症研究所李家惠副研究員實驗室先前自本土的口腔癌檢體中,鑑定出LDOC1為一個位於性染色體的口腔癌抑癌基因。由於提供檢體的這群口腔癌患者皆有抽菸,依此,進而發現人類支氣管表皮細胞中的LDOC1基因表達對香菸的敏感性-暴露於香菸濃縮物會導致其啟動子區域過甲基化(hypermethylation)且表達靜默。於肺腺癌細胞中,增加的LDOC1顯著地抑制癌細胞的生長及侵犯性;反之,則助長肺腺癌細胞的惡性。

更多內容

台灣鴉片類藥物成癮父母之子女過高死亡率研究
Excess mortality in children born to opioid-addicted parents: A national register study in Taiwan

過去二十年來, 鴉片類藥物(如海洛因等)的使用與相關問題,對群體健康及社會經濟而言是沉重的傷害與負擔。在1990至2010年間,估計鴉片類藥物依賴的疾病負擔增加了73%,且最高失能校正人年(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 DALY)之損失在20 – 34歲的年輕族群較為明顯。2010年,全球約有一千五百五十萬人為鴉片類依賴者,大多數在南亞和東亞;值得注意的是,與鴉片類藥物有關的有害影響並不侷限於使用者本身,鴉片類依賴者的家屬往往面臨各種社會不利條件和壓力(例如貧窮、暴力、監禁和死亡)的巨大風險,尤其是當極為弱勢的年幼兒童身陷其中時,後果更不堪設想。 在…

更多內容

前列腺素受體拮抗劑藉由誘發癌幹細胞胞外體的釋放降低腫瘤對化療的抗藥性
PGE2/EP4 antagonism enhances tumor chemosensitivity by inducing extracellular vesicle-mediated clearance of cancer stem cells

在臨床治療中,常發現腫瘤對化療藥物會產生抗藥性。經化療無法有效消除的腫瘤常含有間質型的癌幹細胞(mesenchymal-like cancer stem cells),而這些間質性癌幹細胞通常對化療藥物具有高度的抗藥性。即使一般上皮型癌細胞(epithelial-like cancer cells)也可藉由上皮變間質型的轉換(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而轉變趨近於癌幹細胞的狀態,進而因此提高其對化療藥物的抗藥性。相較於不具有腫瘤生成能力(tumor initiation ability)的一般癌細胞,癌幹細胞通常只占整體腫瘤細胞的一小部分,但此微量癌…

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