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種激勵他人的方法

醫藥研究往往無法孤軍奮鬥完成,需要團隊合作,一起努力。但如何激勵他人加入團隊貢獻一己之力,則是一項大考驗。研究顯示,人們願意做事通常來自自動自發、期望自我能夠掌握、而且有明確可達成的目標。人們期待可以控制自己的行為,對自己所做的事情期待獲得他人的肯定,可學習新事物,並覺得他們所做的事情有意義且很重要。如何滿足這些期望激勵他人達成團隊合作呢?美國化學會期刊(ACS Careers)提供下列9個方法供參考:

更多內容

如何獲得媒體報導並提高科學研究的影響力

良好的溝通策略可以讓決策者與廣大受眾看到你的科學研究,因此,瞭解如何與媒體合作有其必要。原文作者任職於美國加州綠色科學政策研究所,此研究所致力於將科學知識運用到防止有害化學物質的使用,並協助制訂更好的政策和商業行為。透過向大眾傳播科學研究成果,證明科學成果可以具有影響力。

更多內容

視訊會議10件事

疫情嚴峻當下,居家工作及視訊會議已是職場必要的選擇之一。當今視訊會議因網路發達,不論例行會議或工作會議,在許多企業,員工無論是在家中還是在辦公室,都可以運用會議軟體如WebEx、Google Meet、Zoom或Skype參加視訊會議。開會的目的就是為了建立良好的「溝通」在視訊會議上也不例外,會前先界定好開會的目的,事先發出會議議程,通知該出席的人員,也告知會議的目的或會議參與者必須做些什麼,例如交業務報告等。無論參加虛擬與實體會議,行為規範應該如何?

更多內容

諾貝爾獎得主的8個職涯建議

學術研究這條路是怎樣的光景?讓幾個諾貝爾獎得主告訴你:絕非一帆風順!你曾經考試不及格嗎?曾經申請研究計畫槓龜嗎?曾經被迫轉行?還是曾經研究室遭到關閉?原文作者為神經科學家,年輕的時候常常聽到:「追隨你的夢想」、「保持好奇」、「跳出框框思考」、「實現你的抱負」。那時這些話頗能引起共鳴;然而,物轉星移,隨年齡增長,作者感到真實學術職涯中科學家更多時候需要處理的是挫折和挑戰。在他完成博士學位之後開始指導學生時,他發現他需要更具體更實質鼓舞人心的故事和寶貴的經驗,以便提供建議給學生,幫助他們釋出潛能。

更多內容

博士畢業找到工作前如何克服心理障礙?

從學校畢業是社會新鮮人面臨找工作的開始,對高學歷者也不例外。博士班畢業之後到尋得工作之前,多多少少會經歷一段空窗期,歷程尤其難熬。《自然期刊》一篇學術職涯文章道出這段時間的酸甜苦辣。作者的博士學位為研究博士教育與博士後職涯,因研究取材過程的文獻回顧與實地採訪博士畢業生,使作者提前瞭解學術職涯的不穩定性、經常超時工作,以及工作與生活嚴重失衡,更意識到資淺研究人員的待遇欠佳、高度焦慮與抑鬱寡歡。

更多內容

良好的簡報技巧有利於職涯發展與科學進步

上台演講或簡報已是研究人員的日常與例行工作,一場生動高效的簡報不只可以展現演講者的成果,還可以啟發同儕或跨領域聽眾新的靈感,共同精進,甚至爭取決策者的贊助與支持,並有利於演講者個人職涯上的升遷。不過,《自然》期刊職涯專欄表示,若干領域的研究人員往往在演講簡報當中置入太多資訊,或是乾脆把研究論文資料直接貼至簡報上,導致觀眾難以消化,不易理解,也抓不到重點。

更多內容

研究人員10個經過驗證的時間管理技巧

截止日期快到了,而你的工作卻八字還沒一撇,夠嚇人吧!?當你覺得快不行了,似乎無法如期完成時,你有想過做好計畫和管好時間嗎?研究人員常常要交付成果。至少有發表論文、報告、提交計畫,以及進行研究工作。還有可能要教學、指導學生或從事審查工作。加上處理行政和管理、解決核心研究相關的活動。不預期的延遲還會花費很多的時間。

更多內容

高效率開會的11個步驟

本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林煜軒助研究員級主治醫師研究室與編輯中心的讀書會,於今年1月2日導讀《自然》(Nature)期刊「高效率開會的11個步驟」(The 11-step guide to running effective meetings)一文。於職場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有參與會議的經驗,如何召開有效的會議,是在職業生涯中不可或缺的技能。文中提出了如何讓會議的品質大大提升的11個步驟,簡要說明如下:

更多內容

科學人如何寫出高度影響力的好文章?

良好的科學寫作技巧很多,不過寫出來的文章要發揮影響力,則須要重建當初研究令人著迷所在。今年2月中《Nature》期刊的〈Career〉專欄,有篇文章談論到研究數據如何脫穎而出的關鍵要素,當文章有影響力,有助於接近讀者也有助於生涯發展。摘要文中關鍵要素如下: 講故事 把研究當成一連串組成的故事情節,交待劇情。不是只按時間順序呈現實驗和結果,而是把每條信息適度穿插在故事中。問問自己為什麼這研究很重要,寫出來與讀者分享,想像如何讓您的故事成為人們晚飯時間興奮地與鄰居分享的話題。 討論與建議:文章開始,如何用最短的篇幅說明網路成癮,想像您和同事相遇共乘一部電梯,從1樓到3樓短短幾句話的時間內,如何講完…

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