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入腦狀與生理特徵可個人化憂鬱症患者接受重複經顱磁刺激治療 AS 2021-12-17 2021-12-17921期, 研究發展 對於抗憂鬱藥物治療反應不佳的憂鬱症,重覆經顱磁刺激(rTMS)與西塔高速叢集刺激(theta burst stimulation, TBS)是經實證可能有效的治療方式;然而臨床上,患者對於經顱磁刺激治療的反應仍是因人而異。由於透過TMS參數設定的變化,可以給予患者不同的刺激方式,若能依據患者不同的臨床症狀與生理表現,選擇效果可能最佳的個人化治療方案,將能提高此項療法對憂鬱症患者的幫助。 更多內容
國衛院科普Podcast「第四十二集」—回顧創立國衛院Podcast的歷程 AS 2021-12-17 2021-12-17921期, 影音節目 本集節目邀請到國衛院Podcast中的二位團隊核心成員—本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林煜軒醫師與研究助理林筱涵,與大家分享國衛院Podcast創立的初衷、過程以及節目規劃。國衛院Podcast從2021年的2月正式上線,讓我們在歲末一起回顧今年的點滴歷程! 更多內容
淺談院區供水來源現況 AS 2021-12-17 2021-12-17921期, 院務紀事 本院竹南院區位於科技部新竹科學園區的竹南園區基地內,主要供水來源有二種,自來水與中水(reclaimed water)註;而排放水則有數種,包括:實驗室廢水、感染性廢水、生活污水與雨水經滯洪池排放等。自來水進入院區主要供民生及實驗室使用,但因使用特性需求,經過濾處理後,將一些自來水轉換成軟水、逆滲透純水(RO)等;中水則是回收水,只提供沖廁用水使用。 更多內容
博士畢業找到工作前如何克服心理障礙? AS 2021-12-17 2021-12-17921期, 學術職涯 從學校畢業是社會新鮮人面臨找工作的開始,對高學歷者也不例外。博士班畢業之後到尋得工作之前,多多少少會經歷一段空窗期,歷程尤其難熬。《自然期刊》一篇學術職涯文章道出這段時間的酸甜苦辣。作者的博士學位為研究博士教育與博士後職涯,因研究取材過程的文獻回顧與實地採訪博士畢業生,使作者提前瞭解學術職涯的不穩定性、經常超時工作,以及工作與生活嚴重失衡,更意識到資淺研究人員的待遇欠佳、高度焦慮與抑鬱寡歡。 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