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助性化學合併放射治療在具有KLF10或Smad4高度表現的胰臟癌患者之優勢 AS 2021-04-15 2021-04-15886期, 研究發展 對於化學治療,輔助性放射治療在手術切除之胰臟癌的角色並不確定。本院癌症研究所常慧如副研究員級主治醫師實驗室以往研究得知,Krüppel-like factor 10(KLF10)經由抗紫外線幅射相關(UV radiation resistance associated)基因調控胰臟癌之放射敏感性,並可以藉由KLF10預測胰臟癌之臨床預後(Chang VH et al. Am J Patho 2012、Chang VH et al. Radio & Oncol 2017)。Smad 4與Runx3則為文獻中已知預測胰臟癌復發模式、有潛力幫助臨床決策的生物標記。 更多內容
2021 NHRI Research Day優秀論文口頭報告、壁報論文及優秀研究助理獎勵評選 活動紀實 AS 2021-04-15 2021-04-15886期, 院務紀事 為鼓勵本院年輕研究人員踴躍發表論文及表彰本院研究助理對研究工作之傑出貢獻,特辦理2021 NHRI Research Day。年輕研究人員為到職滿一年之博士後研究員與博士班4年級以上學生;本年度參與口頭報告組有13篇、壁報論文組149篇,以及獲得單位推薦參與評選之優秀研究助理(含研究護理人員)共計有39名。 更多內容
國衛院科普Podcast「第七集」—COVID-19疫苗大小事(4)—疫苗安全性(廖經倫所長) AS 2021-04-15 2021-04-22886期, 影音節目 有疫苗的問題,讓專家說給你聽,從第4集到第7集,為「COVID-19疫苗大小事」系列。第7集邀請本院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廖經倫所長。廖所長是知名病毒學家,也是大學的醫用病毒學教授。本集節目邀請廖所長講解COVID-19疫苗安全性的問題。 更多內容
本院吳漢傑研究助理升等為高級研究助理 AS 2021-04-15 2021-04-15886期, 人事動態 本院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以下簡稱感疫所)吳漢傑研究助理自2021年3月起升等為高級研究助理。吳漢傑先生為國立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碩士,2002年加入本院臨床研究組(現單位整併為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蘇益仁組主任實驗室擔任研究助理,並於2015年加入同所陳逢叡副研究員實臉室。在院服務期間參與多項研究計畫,內容包括:B型肝炎(HBV)Pre-S突變表面蛋白與肝癌的相關性研究,證明HBV Pre-S突變表面蛋白會引起超宿主內質網壓力(ER stress),進而引發一系列的訊息傳遞,造成肝細胞增生、脂質代謝異常,以及DNA氧化傷害,最後導致肝癌的形成。 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