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構泌尿上皮癌中常見共伴MYC基因與染色體8q11.21基因區段增幅的病生理意義

泌尿上皮癌為常見癌症之一,在台灣的泌尿上皮癌部分源自於烏腳病區或是馬兜鈴酸的毒害,導致具有較國外更高的上尿路泌尿上皮癌發生率,亦為一項公衛上重要的議題。近年來,針對泌尿上皮癌的基因解構定義出泌尿上皮癌的二個基因突變路徑,分別為FGFR3/HRAS突變的乳突狀增生路徑,以及TP53/RB基因突變造成的原位癌且可能接續侵犯的路徑。

更多內容

聽科學Podcast:寶愛自己 認識憂鬱症(下)

罹患憂鬱症不分年齡
有的人不自覺、有的人會忽略或不承認,而有的會抗拒治療…
珍惜生命 寶愛自己,聽科學 與您一起繼續認識憂鬱症~
來賓介紹:
吳其炘博士現任國衛院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副研究員級主治醫師,主要研究領域在老年醫學研究、精神病學流行病學及人工智慧,同時也是一位臨床的心身醫學科醫師。本集吳醫師將與大家分享關於憂鬱症議題上的研究發現。

更多內容

本院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公開遴選所長

Applicants and nominations are invited for the Director of National Institute of Infectious Diseases and Vaccinology (NIIDV) in National Health Research Institutes (NHRI), Taiwan. The National Health Research Institutes, Taiwan is a non-profit and mission-oriented biomedical research institute in Taiwan. Its mission is to advance medical and health research and improve people’s health and well-being.

更多內容

歡迎報名參加2023智慧樂齡國際交流會

2025年台灣即將進入超高齡社會,世界各國也因人口高齡化的浪潮襲擊,進而加速發展高齡科技。有鑒於此,台荷加速器與本院技轉及育成中心特別舉辦「2023智慧樂齡國際交流會」,邀請台灣和荷蘭專家分享「如何透過數位科技實現健康生活智慧樂齡」主題,針對台灣與荷蘭二國高齡照護產業的現況及困境,瞭解如何藉由照護科技輔助與發展進行深入探討;同時也特邀台灣新創團隊智齡科技、樂齡智造與雲果資訊一起發表最新高齡照護技術與服務,解決目前市場痛點。

更多內容

3CLpro抑制劑小分子藥物研發

新型冠狀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 SARS-CoV-2)之感染,造成全球COVID-19疫情蔓延大流行,由於該病毒具高度感染力並可誘發嚴重病症,截至2023年2月全球已近6.74億人感染,超過六百八十六萬人死亡,因而具迫切醫藥需求(unmet medical needs)。除了積極研發疫苗外,開發治療性藥物亦相形重要。過去針對RNA病毒之標靶,RNA依賴型RNA聚合酶(RNA-dependent RNA polymerase; RdRp)開發的小分子抑制劑瑞德西韋(Remdesivir)必須在適當的時機使用,否則對降低死亡率並無助益;此外,類固醇、抗體藥物則是主要能降低死亡率的重要藥物。

更多內容

2023國衛院廠商通路拓展交流會會後紀實

本院創新育成中心於3月2日舉辦廠商通路拓展交流會,旨在促進生技產業的互助合作。該活動在本院竹南院區舉行,除了本院育成中心進駐廠商、合作關鍵企業,還吸引了許多生技領域的廠商和研究人員參加。此次活動主要涵蓋了新創資源鏈結、臨床銜接、轉譯研究、材料應用、科研助力與委託研究等主題。

更多內容

流感疫苗,您的抗疫好朋友!

在新冠疫情肆虐期間,全球各地民眾紛紛減少外出,戴上口罩與定時消毒,這不只有助於新冠疫情控制,也大大降低流感的傳播。而在疫情漸緩的現在,口罩禁令逐步鬆綁,流感病毒的反撲也超乎大家的想像。例如:2022年澳大利亞4至6月即出現提早與短暫的流感高峰,甚至每週最高有三萬人次確診[1]。雖然,並不是一波死傷慘重的疫情,但也足以作為全球的前車之鑑了。

更多內容

健康科學文教基金會暨國家衛生研究院112年度第18屆醫學系學生暑期研究計畫徵求

健康科學文教基金會暨國家衛生研究院112年度第18屆醫學系學生暑期研究計畫,即日起公開徵求至2023年5月10日止,意者請備齊文件於期限前寄送健康科學文教基金會申請。
研究期間:2023年7月1日起至9月30日止,計3個月期程並需全程參與

詳請參閱計畫申請說明網頁

 

文/圖:健康科學文教基金會

更多內容

蛋白偶合受體中的偏向訊號:藥物研發的新契機

G蛋白偶合受體(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s, GPCRs)是真核生物中最大、最多樣化的膜受體家族,約由八百至一千個基因表達,幾乎覆蓋了人類基因組的4%[1,2]。GPCRs就像光能、胜肽、脂質、糖和蛋白質等形式信息的收件箱,把接收到的各種訊息再傳給細胞,而調控生理各樣的機能。舉例而言,透過存在於視網膜桿狀細胞的視紫質(rhodopsin)讓我們能感受光;透過鼻細胞內的嗅覺受體(olfactory receptor)聞到氣味;靠著味覺受體(e.g. TAS1R和TAS2R)品嘗出食物的甜味、苦味、鮮味;β腎上腺素受體(β-adrenergic receptor)參與調控血壓、心跳和呼吸等等。因此,GPCRs成為許多藥物開發的標的。目前市售的藥物中,約有百分之三十五是透過與GPCRs結合達到治療效果。

更多內容

聽科學Podcast:寶愛自己 認識憂鬱症(上)

隨著人類社會改變,有更多的人罹患憂鬱症…
但很多人並不自覺,而有的人會忽略或不承認、有的會抗拒治療…
珍惜生命 寶愛自己,聽科學 與您一起認識憂鬱症~

來賓介紹:
吳其炘博士現任國衛院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副研究員級主治醫師,主要研究領域在老年醫學研究、精神病學流行病學及人工智慧,同時也是一位臨床的心身醫學科醫師。本集吳醫師將與大家分享關於憂鬱症議題上的研究發現。

更多內容

2023年高中科學營—生醫探險家場次活動紀事

2023年科普教育系列活動,由本院前主任秘書吳秀英副研究員擔任總主持人,旨於推動科學普及化、增加科學趣味性,育教於樂,以具體協助政府達成聯合國優質教育之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本院生醫工程與奈米醫學研究所(以下簡稱醫工奈米所)自111年度起協助執行國科會科普計畫—高中科學營部分。本年度2月8日特別以「高中科學營—生醫探險家」為主題,邀請竹南高中、興華高中、新竹高工學生共33位學員以及3位老師一同來院探險與體驗。

更多內容

開放伴侶動物使用人用抗生素與人類健康的關係與因應措施

前陣子「開放人用抗生素給伴侶動物」的議題引發熱議,有人基於動物福祉贊成開放,也有人憂心延伸使用將造成抗藥性並進一步影響人類的健康。抗生素抗藥性一直被世界衛生組織(WHO)列為極為重要的健康議題,據統計,每年因抗藥性死亡的人數,在歐洲約有二萬五千人、美國則約三萬五千人。抗藥性的產生來自於抗生素使用,因此使用在動物身上的抗生素,也會讓微生物產生抗藥性。

更多內容